产品大全 > 塑料塑胶 > 工程塑料
PA66新料国产华峰EP158注塑尼龙塑料

PA66新料国产华峰EP158注塑尼龙塑料

产品详情

 厂家(产地) 浙江华峰  牌号 EP158

浙江华峰集团有限公司原装出品,PA66新料FP158,白半透明,V2阻燃,适合用于注塑扎带、接线类电子电器配件等。也适合用于作为PA66改性底料使用。是市面常见的PA66新料,25KG净重/包。

 

 

       华峰集团创于1991年,1994年进入高分子材料――聚氨酯产,1996年组建集团,2001年成为无区域集团,拥有温州、上海、福建和辽宁四大生产地。集团建有浙江省级研发中心两个,有两大系列产品荣获“产品”称号,是超纤合成革和氨纶长丝行标准的起草制定单位。2005年华峰集团瑞安本部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创收超过1亿元,成为目前我国大的聚氨酯产品生产企。

华峰化工涉及鞋革树脂、氨纶长丝、超细纤维革、保温材料、尼龙66、TPU、己二、环己等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轻工纺织、体育用品、装饰材料、医疗器材、建筑建材、家用电器、电子电器、机械工、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建筑节能等多个领域。

 

 

 发展历程:

2009年

  2009年115亿元项目协议落户大门临港产地,产战略新突破。

 

  2009年9月15日,华峰集团总投资115亿元尼龙66项目与温州市政府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落户温州沿海产带大门临港产地。华峰尼龙66项目正是华峰集团在过去发展础上,进行的新突破;是华峰集团在夯实产础、化产结构方面,又迈出的历史性的一步,这对华峰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09年25万吨聚氨酯革用树脂项目投建,巩固产龙头地位。

 

  11月18日,华峰投资1.3亿元店产15万吨的聚氨酯革用树脂改扩建项目开工不久。时隔三天的11月21日,华峰年产10万吨的聚氨酯革用树脂又在台州临海奠,随着近来两个项目的运行投产,将促使企实现进一步产品多元化、结构合理化、产规模化,同时在技改中提升技术水平,促进企整体实力的提高,届时华峰聚氨酯树脂产能将位居行,将一步巩固华峰的聚氨酯产龙头地位。

2008年

  2008年建立成都聚氨酯地,拓展中西部。

 

  2008年4月14日,历时一年多建设,投资约5000万的华峰集团成都公司年产2万吨聚氨酯鞋底原液项目竣工投产。投资建设成都华峰公司是根据华峰集团“十一五”产发展规划要求,化产布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华峰参与西部大开发、融入西部大发展战略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2008年8月8日,位于上海金山工区内的上海华峰铝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华峰普恩聚氨酯有效公司生产地举行隆重的开工仪式,成为上海市逆市而上的重点项目,两个项目占地350亩,总投资10亿元,随着这些新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进产链横向拓展,进一步壮大华峰在聚氨酯制品领域的实力。

 

  2008年华峰小额贷款公司隆重开,试水金融。

 

  2008年11月29日,瑞安华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运营。实际可用资金为3亿元,其中2亿元为注册资本,1亿元为融资。华峰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将促进华峰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进一步拓展与完善企产结构,有效支持华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2006年

  2006年氨纶上市,实现温州民企国内上市“零”的突破

 

  2006年8月23日上午9时30分,在深圳券交易所,随着“开市宝钟”的敲响,“华峰氨纶”作为温州民企国内只股,正式挂牌上市。华峰氨纶的成功上市,既是一种积极的资本经营战略,同时,又是华峰集团向现代企制度过度的稳妥的产权改革战略。

2003年

  2003年建设的聚氨酯产地,打造大聚氨酯鞋革树脂生产企

 

  2003年8月16日,是载华峰史册的历史时刻。这,占地678亩,计划总投资25亿元的华峰工园正式破土动工,这不仅是实现华峰集团长青的关键举措,而且关系到整个温州区域经济整体提升。2005年华峰工园投产,当年华峰集团温州本部产值是30亿元,2006年达38亿元,2007年超过50亿元!化工巨头巴斯夫聚氨酯总裁Dhanis在参观了华峰工园后说:“这是一座的工厂”。2004年2月22日,华峰工园一期工程中间体车间投产。这标志着华峰在产提升上迈出了一大步,在打造聚氨酯制造地的宏伟进程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2002年

  2002年生产超纤合成革,挺进大上海

 

  2002年10月,华峰进商机无限的长三角,在杭州湾畔上海金山工区成立了华峰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打造大的超纤合成革制造地。从跻身商贾云集的瓯江之滨,到挺进商机无限的长三角,华峰集团的跨区域经营又迈出了实而关键的一步。2003年8月16日,超纤合成革试车成功,9月中旬正式投产。

1999年

  1999年进氨纶行,演绎氨纶史上的奇迹

 

  1999年,当国内氨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时,尤小平高瞻远瞩,认为投资氨纶必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时年12月,一座投资1.6亿元、国内的氨纶工地——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在浙南大地上迅速崛起。当时有人预测需要两到三年才能建成,结果华峰只用了8个月,日本家称之为“氨纶史上的奇迹”。经过技术创新,产能拓展,已经发展成为大,第三位氨纶生产商。

1997年

  1997年生产聚氨酯革用树脂,化产品结构

 

  经历了次成功的产转型后,为进一步化产品结构,1997年,尤小平瞄准了温州制革的主要原料合成革树脂大部分依赖进口时的商机,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年产2万吨的革用聚氨酯生产线,当年销售总额达3亿多元。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化了华峰的产品结构,增加了利润来源,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华峰在聚氨酯行内的整体地位,为成为聚氨酯制品的龙头企打下了更坚实的础。

1994年

  1994年生产聚氨酯鞋用树脂,实现产转型

 

  1994年,作为制作鞋底的原料聚氨酯需求大增,但绝大部分依靠进口,价格高昂,导致鞋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投资2000多万元,用了8个月时间,建起了3000吨聚氨酯鞋底原液生产线,开始进这个当今具发展潜力的高分子材料产。该项目的顺利投产、达产、销售彻底改变了华峰的发展轨迹,使其由一家原来生产传统塑料制品的小企成功转型为一家生产聚氨酯高分子材料的高新技术企。

1991年

  1991-1994年创办瑞安市塑料十一厂,开启创之路

 

  1991年瑞安市塑料十一厂,生产红蓝塑料编制袋,从事简单的塑料制品加工,是典型的“小商品、大市场”的“温州模式”,它是华峰集团的前身。短短岁间,公司产值达到了2000万元,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也为华峰的后续发展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该会员还发布了以下产品:(查看更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