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大全 > 食品饮料 > 调味品
厂家价格合理味精梅花味精

厂家价格合理味精梅花味精

产品详情

主要成分
谷氨钠是一种氨谷氨灯盐。是一种无嗅无的晶体,在232℃时解体熔化。谷氨钠的水溶性很好,在10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74克谷氨钠。   味精于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味の素)公司所发现并申请利。纯的味精外观为一种白晶体状粉末。当味精溶于水(或唾液)时,它会迅速电离为自由灯离子和谷氨盐离子(谷氨盐离子是谷氨的阴离子,谷氨则是一种氨)。要注意的是如果在100℃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精,经科学家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谷氨钠生成焦谷氨钠,对人体影响甚微。还有如果在碱性环境中,味精会起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叫谷氨二钠的物。所以要适当地使用和存放。

鲜味
味精通过刺激舌头味蕾上特定的味觉受体,比如说氨受体 T1R1/T1R3 或谷氨受体,如:代谢性谷氨受体(mGluR4和mGluR1)以带给人味觉感受。这种味觉是人们熟知的五味中的鲜味。[来源请求]

味精的发现
尽管味精广泛存在于日常食品中,但谷氨以及其它对于增强食物鲜味的作用,在20世纪早期,才被人们科学地认识到。 190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员池田菊苗发现了一种,昆布(海带)汤蒸发后留下的棕晶体,即谷氨。这些晶体,尝起来有一种难以描述但很不错的味道。这种味道,池田在许多食物中都能找到踪迹,尤其是在海带中。池田教授将这种味道称为“鲜味”。继而,他为大规模生产谷氨晶体的方法申请了利。   味精,学名谷氨钠。其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   阶段:1866年德国人H·Ritthasen(里德豪森)博士从面筋中分离到氨,他们称谷氨,根据原料定名为麸或谷氨(因为面筋是从小麦里提取出来的)。1908年日本东京大学池田菊苗试验,从海带中分离到L—谷氨结晶体,这个结晶体和从蛋白水解得到的L—谷氨是同样的物,而且都是有鲜味的。   第二阶段:以面筋或大豆粕为原料通过用水解的方法生产味精,在1965年以前是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这个方法消耗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对设备要求高,需耐设备。   第三阶段:随着科学的进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味精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自1965年以后我国味精厂都采用以粮食为原料(玉米淀粉、大米、小麦淀粉、甘薯淀粉)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得到国家标准的谷氨钠,为市场上增加了一种安全又富有营养的调味品,用了它以后使菜肴更加鲜美可口。   我国味精的发明历史、我国味精的利申请1925年,吴蕴初将自己的生产工艺公开,以做好向行销的准备。1926~1927年吴蕴初还将“佛手牌”味精的配方、生产技术等,向英、美、法等化学工发达国家申请利,并获批准。这也是历史上,的化学产品次在国外申请利。1926年,佛手牌味精获得美国费城博览会金奖。1930年,1933年,吴蕴初的味精继续在博览会上连续获得奖项,佛手牌味精打入了欧洲等海外市场。日本“味之素”在东南亚的市场也被产品取代。   按照北洋政府的利法,吴蕴初的味精利可以享有5年的利保护。1926年,吴蕴初宣布,放弃味精的国内的利,希望各地大仿造生产。此后,国内各地先后出现了十几个味精,国货味精市场极大繁荣,日本的“味之素”除了在日本关东占领的我国东北地区外,在的其他地区再也难见踪影。   一九二五年,因有了声势浩大的五卅运动相助,日货更受抵制,本来无力与味精竞争的味の素更趋颓萎,连南洋的华侨也弃日货味の素,改用了国货味精,进入了“天厨”。佛手牌味精不但打入了南洋各国市场,而且很快成了该市场的紧俏商品。   获得多次世博会大奖1926年,“佛手”味精由选送至美国费城和宾州博览会参展,即以纯正的制造和典型的东方艺术彩的包装赢得了参观者的青睐。经过评审,大会评审团“以天厨味精厂对食品改善的贡献”授予调味品制造商以大奖书。   1926年佛手牌味精参加在西班牙举办的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1930年,“佛手”味精赴比利时列日产科学博览会,又获大奖。   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主题为“一个世纪的进步”。吴蕴初紧扣主题制作了“百年调味品也之进步”的宣传手册,以及红木的展示台。由于产品品异,加上宣传到位,“佛手”味精再获大奖。

本公司还供应以下产品:

 

该会员还发布了以下产品:(查看更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