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商务服务

“体美劳”在目前教育中的比重增加

更新:2020-12-16

“十三五”期间,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体育课,不再被片面地理解为“有活动时间”“增强体”,而是“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正逐步完善。据介绍,95%的学校能够保障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


   目前,教育部开展的体育特色学校项目有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近3万所、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近1万所、青少年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近2000所。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数量由50.2增加到59.5,年均增速4.3%。2019年底,小学、中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率分别为90.22%、93.54%,体育器械达标率分别为95.38%、96.56%,较“十二五”期间大幅度。


   美育能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活力。“十三五”期间,学校美育工作以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王登峰介绍,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省(区、市)都能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音乐、美术课程总量不低于总课时的9%;高中教育阶段,93.2%的学校能够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80.7%的中等职教育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72学时;87.6%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与此同时,近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


   据了解,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15年的59.9增加到2019年的74.8,4年来增加14.9,平均增速为5.7%;2019年,小学艺术器材达标率达95.07%,初中达标率达96.12%,高中达标率达93.26%。


   到实验室做实验,算不算劳动教育?“过去一段时间,劳动教育被弱化、淡化,更主要的是被泛化了。”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说,这实际上是用文化课学习去取代真正的劳动教育,因此,劳动教育明确强调“以体力劳动为主”。


   根据各学段特点,我国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普通高校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针对不同学段、类型的学生特点,劳动教育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例如,小学低年级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小学中高年级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初中让学生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普通高中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高校结合学科和积极开展实习实训、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