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服装服饰

服装业新突破口来源于智能化规模大壮大

更新:2018-09-27

 自2012年,谷歌眼镜GoogleGlass的发布让人们看到了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机遇,随后各种可穿戴设备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受到了很多追逐科技和潮流的年轻人的追捧。

  智能穿戴设备是近几年的大热产品,各个大厂商都希望在这个领域能占据一席之地。据数据统计,2018年智能穿戴设备第二季度的出货中,排名靠前的还是一些像苹果、小米这样的老面孔。


  其中,AppleWatch是现在火爆的智能穿戴设备,在2018年第二季度中出货超过了470万,这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8.4%,而市场占有率也增长到了17%。


  排名三到五位的是Fitbit、华为和Garmin,他们的出货分别是270万、180万和150万。在这之中,Fitbit的同比出货有21.7%的下降。


  从智能服装行来看,2016年被称之为智能服装元年,随着近年来资本不断看好,初创企不断涌入。据数据显示,2016年智能服装从之前的几乎为零一跃成为可穿戴类的品类,出货高达2600万件,而这仅仅只占中国服装年出货的千分;预计到2020年,智能服装的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


  据内人士分析,目前,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产品经过前期发展,在产品技术与形态表现方面已经进入“同化”。因此,智能服装作为智能手环等设备的承接者,推动可穿戴设备继续向前迈进的载体,智能服装无疑将是的不二选择。


  再则,跟产品的属性有关系。服装不仅是人体必需物,而且与人体接触更紧密,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性实现来说,其所采集到的人体数据辅之于有针对性的算法无疑比当前的手环、手表等设备更准确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使用体验,对可穿戴设备的推广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智能服装市场还是一片蓝海,尚未出现巨头的身影。尽管智能服装的巨大前景被界所看好,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相关企,但就目前而言,仍有不少“痛点”在制约智能服装产。如:智能服装产刚刚起步,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都不成熟,仅仅这些功能还不足以打动消费者。此外,智能服装的高昂价格也是阻碍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以国内智裳科技推出的智能恒温服装为例,价格为1000元人民币,附属配件也价格不菲。而智能服装需想要真正走入大众市场,其首要前提是价格必须足够便宜。这样看来,智能服装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随着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高速发展,智能服装行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的扩大。